邢台哪有定制西装的店-邢台哪里有卖西装的
武松的“行者”名号是怎么与他的性格相匹配的?
武松打蒋门神的时候,是不认得蒋门神的。要打一个面都没见过的人,得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凭什么打我?假如是李逵去打,这个问题就不用回答,直接拿板斧劈头砍过去就行。但是,武松需要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武松看见蒋门神躺在椅子上扇扇子的时候,没有直接打过去,也没有朝他搭话,而是溜到了不远处蒋门神开的酒店里。武松要了一碗酒,尝了一口就吐了,说不好。老板娘,也就是蒋门神的小妾,又盛了好一点的酒给武松。武松尝了一口,又吐了,说不好。小妾又盛了第三碗,这次,是把店里压箱底的酒拿出来了。要是二流的小说家讲这个故事,到这里,武松就会继续尝一口,吐掉,然后激怒老板娘,开打。但那样就俗套了。武松尝了一口,点点头:这酒有点意思。
武松,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近期考证为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主角。作者源于和忠于当时的生活实际,书中描写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时代造就英雄。武松生活在北宋后期,阶级矛盾尖锐,因而作者满腔热忱的讴歌武松,将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和高超武艺集于武松一身而塑造的武松形象是值得信赖的。
为什么武松这一回没有再说酒难喝?这就如同武松要先回答“凭什么打你”这个问题一样,体现了武松的底线。武松是个爱喝酒的人。把正儿八经的好酒端到你面前,你说难喝——就暴露了品位。《红楼梦》里的贾母,这位对吃极为挑剔的老太太,实际上是个审美大师,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什么东西好,她心里都有谱。但越是有谱的人越不摆谱。相反,总是摆谱的人,一般都没有什么谱。有的穷措大什么都没见过,为了掩饰自己见识短,见了什么新奇的东西,都说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批评东,批评西,没有他不批评的。这样的人恰恰暴露出来既不识货又偏偏想装成识货的那种捉襟见肘的努力和笨拙。
武松,不能戴这顶没品位的帽子。酒是好,那就不说二话,再找别的打架由头。不能为了打一场架,把自己的品位给丢了。这就是武松。其实,在杀潘金莲的时候,武松的一举一动也处处体现品位:找来街坊四邻,每个人都拉到武大郎家里,搬好板凳招呼好坐下,士兵守着门,准备好笔墨,事情经过如何,一五一十地记下来。出去找西门庆,身上先别一把剜心尖刀。
水浒故事中的一百零八将中武松排名第14位。梁山的排名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一般来说大多是依据个人贡献和能力大小决定,尽管也有一些按照派系的排名,但排名更多的考虑是众望所归。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应该很容易看到武松在梁山的地位取决于他自身能力很强。在《水浒传》中,武松一出场就被赋予具有高大的身躯和堂堂的相貌、寒光四射的双眼、弯如刷漆的眉毛;万夫莫敌的勇猛和壮志凌云的气势。在书中写景阳冈打虎一节(第二十三回),作者酣畅淋漓的表现了武松那万夫莫敌的勇猛和壮志凌云的气势。已经残害32条大汉,官府出榜限期猎杀的老虎居然被武松用拳头打了。从此,武松英雄的美名四处张扬,人们仰慕他,崇拜他。不仅如此,在天王堂戏耍石墩(第二十八回)的描写中,对武松来说,石墩虽然重四五百斤,但是在他手里居然就像是在戏耍一件很轻的物品一样,面不改色心不跳,神态自若。书中这时这样描写:“施恩近前抱住武松便拜道:‘兄长非凡人也!真天神!’武松的英勇和勇猛的形象通过这些精彩的描写,栩栩如生的跃然纸上。
武松的有品位体现在他的时候。他没有读过什么书,但实际上,一个人是不是有品位,跟他读多少书,去多少地方旅过游,没有半毛钱关系。书读得再多,不影响一个人干出龌龊的事。大学问家剽窃的事,屡见不鲜。读过书的人骂人,有时候极其恶毒,比不识字的人难听几百倍。这时候,知识往往成为一个人的遮羞布,起到的作用好比一身西装。不能看一个人穿着西装,打着领带,言必称民主自由,就以为此人有多高的操守。真不一定。
宋江的品位,比武松差得远了去了。但是宋江的学问、谈吐,方方面面超过武松。那些方面,作为外在的装饰,适足以让宋江呈现出一幅体面的模样。宋江看上去体面,是因为他内心的曲折复杂不能够光鲜地呈现在纸上。曲衷隐情,经过了文饰,再呈现出来,就是一幅岸然道貌。而武松,这个通身充满草莽气的人,之所以举手投足之处,处处体现出品位,迸发出令人着迷的魅力,是有缘故的。
武松只要醉了酒,就会使出刚烈的性子,那些住在柴进庄上的庄客如果有怠慢他的地方,就要遭到他的拳击。这其实是“痞性”。再如,武松与宋江柴进店分别后抵达景阳冈的一个酒店,他的言行展示的更是“痞性”:不给酒就骂人,扬言要打翻酒店等。武松的“痞性”加上他的好名声,那害人的老虎被他遇见,最终他成为了打虎英雄。《水浒传》的作者匠心独运,设计了这样武松“痞性”的描述,使得武松在读者面前展示出更全面的形象,更有说服力。
缘故就是,武松的每一个行为,都干净。包括武松的滥杀无辜,残忍狠辣,蛮不讲理,都干净。就算在武松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的时候,举止行脚依然显得干净——这就是武松最令人着迷的地方。
这种干净,或者说是清白——哪怕武松做了非常不道德的事,看上去也是清清白白磊磊落落的——源于武松设定了一个自己的标准和底线。武松从不逾越自己的底线。同时,又从来无视别的标准。你说武松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他道德吗?滥杀无辜本来是十分不道德的事情,但在武松这里,并不显得龌龊。
武松的干净、清白源于他愿意承担一切杀业的后果,从来不逃避。杀完潘金莲西门庆,他提着人头去官府自首,去之前还把郓哥、何九叔的事情处理好。一句话,他办事不拖泥带水,不稀里糊涂。跟武松打交道,他事事都拎得清。
按照人们的理解,碗的尺寸有大概的标准。对于武松使用的碗的大小,我们一般不会认为是现在饭店里那种专门分汤的小碗,电视剧里的道具也强化了人们的这种判断。即使是现在最小的碗。一碗装一两酒应该没问题,那么,武松的酒量至少在二斤左右。如果按照普通尺寸的碗,一只碗大概能盛三两酒,武松的酒量就达到五斤多,确实有点吓人。
但是,我们必须考虑一下,武松喝的究竟是什么酒?如果只是啤酒,一连喝下十瓶的也大有人在,算不得什么。当然,武松那个年代不会有啤酒。那么,武松喝的是今天人们喝的白酒吗?如果是白酒,别说五斤,二斤就足以成为酒中豪杰了。
白酒也叫烧酒,有的地方叫“烧刀子”。烧酒出现后,酒具越来越小,以前大口大口地喝酒,变成小口小口地抿酒。从这个现象上判断,武松当年喝的应该不是烧酒。
《水浒》里边的人,通常犯了人命官司就跑。武松不跑。到了监牢里,该行贿赂,武松不行。打可以,贿赂没有。按说到监牢里,给点银子钱,不破坏啥形象,连林冲都这么干。但林冲可以做,宋江可以做,武松不可以。因为武松,有一套他自己的底线。
所以,唯有武松这样的人,可以跟潘金莲唱对台戏。假如潘金莲不是武松的嫂子,是李逵、是宋江、是林冲的嫂子,戏就不好看。因为再没有第二个人,敢当着亲哥哥的面,说嫂子“篱牢犬不入”。别人的眼里能容沙子,武松的眼里却连灰尘都容不得。正因如此,武松极纯粹,有人说李逵纯朴,实际上李逵那是憨,是愚昧不明白事。
所谓烧酒,是酿酒技术更新后的产物。蒸馏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酒精浓度。烧酒、白酒之类高酒精浓度的酒,也被称为“蒸馏酒”。按照今天的标准,即使标明“低度酒”,酒精含量也在三十度以上。在世界范围内,蒸馏酒的浓度最高有七十度左右。至于有人喝酒精含量九十度以上的酒,那是找。
蒸馏酒技术何时在中国出现、目前尚缺乏定论。专家比较一致的意见是,蒸馏酒技术在中国的出现,不会早于元代。普遍意见认为,蒙古人横扫欧亚大陆,把阿拉伯人的蒸馏技术带到中国。2000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四川成都“水井坊”遗址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给中国的蒸馏酒技术提供了一个考古学上明确的上限
而一个懂得世故的人,再想纯粹,就难之又难。武松是懂的,但武松从来不做世故的事。虽然武松眼里洞若观火,但身上没有一丝一毫的妥协。在十字坡上,明知道酒里有,是别人要么躲了,要么当场翻脸了,武松能沉住气。武松是,你想教训我,那我就教训你一个大的。所以,武松虽然是个越货的强盗,但《水浒》里只记载他,不记载他越货。在二龙山上,强盗们都不得不以越货为生,从事实的逻辑上来推断,想必武松也有过具体的操作。但是,书中要模糊处理,因为一旦写白了,武松的形象就要崩塌。
像“智取生辰纲”这种事情,断然不会发生在武松身上。坑蒙拐骗的事情,武松不干。林冲去梁山时要纳投名状。换成武松就不会。要让武松纳投名状,武松扭头就走。武松不是一个可以被别人的人。武松只对自己的标准、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品位负责。除此之外,武松不对任何事负责。这就是武松之所以纯粹,之所以杀了那么多无辜的人,还可以得到宽恕和谅解的地方。因为我们都做不到那么纯粹。
元末明初。到目前为止,考古学家还没有在中国境内发现比它更早的蒸馏酒技术的证据。
我们现在可以下结论说,武松当年连喝十八碗的酒,肯定不是今天意义上的白酒。
从《水浒传》小说里的一些细节描写,我们也可以判断,那个年代的人们所喝的酒不是今天的白酒。小时候看《水浒传》,吴用设计劫“生辰纲”的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但是,一直有一个疑惑。晁盖、吴用、阮氏兄弟等人在炎炎夏日里挑着酒担,坐在树荫下喝酒解渴,挑逗青面兽杨志及其手下,他们最终忍不住,上前买酒喝,结果中了圈套。如果那种酒是白酒,怎么可能用来“解渴”?何况还是在“炎炎夏日”里。因此,比较合适的解释是,当时他们喝的酒,应该属于今天称为“酒酿”、“醪糟”之类的东西,充其量是一种简单过滤后的米酒。
为什么整部《水浒》里,最有影响力的老虎要被武松打呢?因为这事儿拼的不是武力。李逵杀虎,靠的是武力。所以李逵打的老虎都不算老虎,和虾蟹没有太大区别。正因为不算老虎,才能一下杀四个。武松杀老虎,只能有一次,只能有一个。而且,必须赤手空拳。景阳冈上的老虎,象征自然的神威,象征流俗都不得不畏惧的法则,要对抗这种老虎,唯有最纯粹的人才可以。
关于搞笑的歇后语
棒子面做蛋糕——不是正经材料
抱在怀里的西瓜——十拿九稳(比喻办事非常准确或有把握。)
抱着孩子拜天地——双喜临门
抱着铁耙子亲嘴——自找钉子碰
鼻孔里灌米汤——够戗(够受的)
冰库里点蜡——洞(冻)房花烛
城隍奶奶怀孕——出了鬼胎
庵庙里的尼姑——没福(夫)
按下葫芦起了瓢——顾了这头丢那头;此起彼落;此起彼伏;顾此失彼
八十岁的阿婆——老掉牙了
疤瘌眼照镜子——自找难看
半夜做梦娶新娘——想得倒美
穿拖鞋跳芭蕾舞——洋不洋土不土
穿西装戴草帽——不土不洋;半土半洋
船板做棺材——漂流了半辈子,老来才成(盛)人
拔了毛的狮子——惹你笑
把牛角安在驴头上——四不像
扳不倒盖被子——人小辈(被)大
搬家丢了老婆——粗心极了
恶心他妈给恶心开门--恶心到家了
飞机上点灯--高明
光屁股坐板凳--有板有眼
玉皇大帝放屁--神气
男人比女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馆开张--欢迎来稿(搞)
十个裸男看五个女人洗澡--五光十色
的半身标准照片--狮(失)身人面像
老两口上床--说了就了
女人戴胸罩--包二奶
手雷弹炸厕所--激起民愤(粪)
王八的屁股--这是规定(龟腚)
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馆客满--井井有条
棺材店里的棺材--目(木)中无人
新婚之夜--开封
镰刀刮丝瓜--路数很多
女人上冰山--逼(B)上梁山
断柄的锄头--没把握
水仙不开花--装蒜
洞穴里雕花--深刻
同性恋--开后门
女人生孩子--吓(下)人
最彻底的美容--面目全非
又住一起--难
两点钟--冲
最繁忙的机场--日理万机
最小的邮筒--难以置信
裤裆里着火--当然(裆燃)
电线杆上挂暖壶--水平(瓶)很高
坟地改菜园子--扯平
狗拱门帘--全凭这张嘴
放屁脱裤--多此一举
指屁吹灯--没有希望
盲人做拉面--瞎扯
裤裆里点灯--英(阴)明
寡妇睡觉--上头没人
太监座谈会--无稽(鸡)之谈
八百年前立的旗杆--老光棍
鳖下的卵--
苍蝇采蜜--装疯(蜂)
擦粉进棺材--要面子
鼻孔喝水--够呛
爱克斯(X)光照人--算看透你了
冰块掉进醋缸里--寒酸
胸前挂钥匙--开心
飞机上分娩--高中生
二奶回娘家--无功(公)而还
飞机上作爱--空“钟”
女人多次离婚--前功(公)尽弃
最搞笑的经典歇后语-搞笑歇后语老虎念经--假正经;口是心非
老虎上吊--没人敢救
老虎头上的苍蝇--拍不得
老舅舅拉破二胡--陈词滥调
老猫上锅台--熟路;道熟
老母牛上场--屎尿多
老母猪吃破鞋--心里有底
老母猪打喷嚏(pen ti)--笨嘴拙舌
老母猪下棋--瞧你那笨脑瓜
老牛打滚--大翻身
老牛反刍--吞吞吐吐
老牛喝水--不抬头
老牛踏垡子(fa zi翻耕过的土地)--一步一个脚印
老牛脱了磨--空转一遭
老牛走老路--照旧
老牌子钢针--宁折不弯
老婆婆跳皮筋--非同儿戏
老鼠掉进面缸里--翻白眼
老鼠跌进米囤里--因祸得福
老鼠给大象指路--越走越窄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老鼠进棺材--咬人
老鼠闹洞房--唧唧喳喳
老鼠娶妻遇老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老鼠尾巴熬汤--没多大油水
老鼠尾巴--大不了
老鼠咬牛--大干一场
老鼠咬石柱--攻不倒
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老太太的金莲(旧时指缠足妇女的脚)--窝囊一辈子;委屈一辈子
老太太过溜冰场--走险
老套子卷珍珠--内中有宝
老天爷拄拐杖--一竿子插到底
老头吃麻糖--越拉越长;越扯越长
老头子坐摇篮--装孙子
老鸦唱山歌--不入调
老鸭公唱戏--喉咙不争气
老鹰追兔子--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老玉米里搀白面--粗中有细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儿放火--辈更比一辈坏
雷公劈城隍--以上压下
雷婆找龙王谈心--天涯海角觅知音
冷水烫鸡--一毛不拔
离了水晶宫的龙--寸步难行
理发师教徒弟--从头来;从头学起
鲤鱼护窝--不会走多远
鲤鱼找鲤鱼,鲫鱼找鲫鱼--物以类聚
利剑斩乱麻--一刀两断
笼里的斑鸠--不知春秋
聋子戴耳机--充耳不闻
聋子放炮--充耳不闻;听而不闻
聋子见哑巴--不闻不问
芦柴秆做门闩--难撑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卤煮寒鸭子--肉烂嘴不烂
鲁班门前问斧子--讨学问来了
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落水的桃花--随波逐流
落雪天过冰大坂(ban山坡;斜坡)--从头凉到脚
蜡人玩火——自顾不暇
蜡烛点火——一条心
马蜂蜇蝎子——以毒攻毒
筐中捉鳖——十拿九稳
狂犬吠日——空汪汪
马蜂蜇秃子——头痛;没遮没盖
葵花的盘子——老转向
马高镫短——上下两难;上下为难
拉不出屎怨茅坑——错怪
拉车拉到路边边——使偏劲
拉肚子吃泻药——胡摆治
拉直狗腿——办不到;没法办
拉着拖车卖豆腐——架子不小;好大的架子
拉着状元喊姐夫——想高攀
腊月里借扇子——火气太大;冷不防
腊月卖凉粉——不是时候
癞蛤蟆打伞——怪事一桩;怪事
癞子头上抓痒——求之不得
蓝天上的白云——自由自在
懒厨子做席——不想给你吵(炒)
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烂伞遮日——半边阴
烂透的毒疮——不可救药
郎中(中医医生)卖棺材——活都要钱
狼头上戴斗笠——假充好人
浪子回头——金不换;弃恶从善
老鳖咬人——叼住不放;不丢
老掉牙的虎——雄心在
老公公吹笛子——气力不足
老公鸡着火——官僚(冠燎)
老鸹爪子——黑手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老虎扮和尚——人面兽心
老虎吃田螺——无从下口;难下口;无法下口
老虎出山——浑身是胆;横冲直撞
老虎近身——开口是祸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歇后语搞笑_经典歇后语大全
1、 拿着鸡毛当令箭令箭,古时发布命令的凭证。谓把小 事当成重大的事情。成语:小题大做。香港唐人《金陵春 梦》:他太着急,拿来这份东西,真是拿着鸡毛当令箭!
2、 揭疮疤(惯)比喻揭露别人过去的错误或隐私。 也作揭痛疮。 揭伤疤。
3、 吃了一包回形针肚子委屈(曲)
4、 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一处待不下去,可以到别处去, 不在乎。人,也说:爷。台湾琼瑶《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又何必一定待在这个学校!
5、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谚)浮屠:也作浮图,梵语,即佛塔。能救活一条人命,那功德比建造一座七层高的佛塔还大。指救活人命是功德无量的事。 也作救人一命,胜过造佛七尊。 救人一命,胜造一座宝塔。
6、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蚍蜉,蚂蚁。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近有文僧,勾结小报,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鸣得意,真可谓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了。
7、 猪板油挂在颈上腻了
8、 一车多碍辙,船多擦边数量太多,互相妨碍。李准《冰化雪 消》:我没有什么说的!反正车多碍辙,船多擦边。
9、 妈妈叫我把盆子拿到铺子里修,而我自己却把盆子补好了。妈妈风趣地说:现在黄鼠狼能拉磨,驴子也不值钱了。(四川成都)
10、 无林无木,山区不富(谚)山区如果没有树林,就不会富足。指发展林业,是山民致富之道。
11、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惯)取不尽,用不完。形容资源丰富。
12、 有理三扁担,无理扁担三(惯)不管对方有理没理,都打一顿。指不问是非曲直,有理的没理的都一样惩处。 也作有理没理三扁担。
13、 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释义:说明亲身经历过才有体会。例句:这六十一户一成立起家属小组,样样事都走在前头。不爬山的不知山高,不下海的不知水深。他们受过大苦,翻过身来也懂得今天的甜,就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儿。
14、 疑心生暗鬼(谚)怀有疑心,看什么都似乎有鬼附身一样。指疑心重的人,对一切都疑神疑鬼。
15、 一位阿姨要买衣服,连喊了售货员几声也没喊应。旁边有位顾客说:别喊了,那是个模特,她听不见。(河北邢台)
16、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17、 妈妈生病了。我问爸爸:爸爸,我做一件什么事才能让妈妈高兴啊?爸爸说:你把你的成绩单装在口袋里,别让妈妈看见,妈妈就高兴了!(河北新乐)
18、 求生不生,求不(惯)想活活不好,想又不成。形容人备受折磨,痛苦不堪。 也作求生不得,求不能。 求生不能,求不得。
19、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类似的:有恩不报非君 子,有仇不报是小人。老舍《离婚》:咱小赵是有恩报恩,有 仇报仇,男子汉大丈夫!
20、 好账不如无(谚)好账:别人不讨还的债。借人家的债,即使人家不讨还,也总归是个负担。指不负债是最轻松自在的。
21、 船大好压浪指大了显得稳当。《北京日报》(1986,1. 24):中国十亿人,是艘大船,不如船小好调头,所以改革是 害不得急的。但是还有一条,是船大好压浪,这一年的 事实就证明了这点。几股不正之风,几排横里来的浪,是不 容易摇动这条大船朝着改革方向开进的。
22、 吃了一肚子账本心中有数;肚里有数
23、 朝廷不打送礼人(谚)指送礼与人,只要不是贿赂,原是无可厚非的。
24、 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为商店谨防假冒的用语,引申为 唯一的意思。成语:独一无二、绝无仅有。老舍《四世同 堂》:说真的,她的咖啡,点心,和招待的殷勤,到底是只此 一家,并无分号,在咱们这条胡同里!
25、 深不对,浅不是(惯)这样也不行,那样也不对。指不知怎么做才能使人满意。
26、 邻居李大婶家被盗,损失不小。妈妈安慰伤心的李大婶:蛤蟆再跳,跳不出水塘;坏人再躲,也躲不过法网。你宽宽心,坏人终会被绳之以法的!(湖南醴陵)
27、 一块香饽饽八下抢到处被喜爱,受欢迎。邓刚《阵痛》: 车间工段请他下去画决心栏、批判栏、学习栏,真是一块香 饽饽八下抢,郭大柱红遍全厂。
28、 见凡人不睁眼态度傲慢,瞧不起普通人。《人民日报》 ( 1981,8,22):当顾客走近柜台时,瞠目仰视,见凡人不睁 眼;当顾客询问商品情况时,金口玉言,朱唇难启。
29、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旧时用葫芦装药。指弄不清真相。 台湾琼瑶《彩云飞》:涵妮瞪大了眼睛,惊异地瞧着,不知道 云楼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30、 听哑巴唱戏莫名其妙
31、 百能百巧百受穷(谚)在技艺上样样能样样巧的工匠,没有不受穷困的。指技艺贵在精一,不在多能。
32、 狗皮糊墙不像话(画);不成话(画)
33、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以天空有无乌云推测阴晴。李准 《大河奔流》:长松喊着:早看东南,晚看西北。你们看, 他指着西北天空一块乌云说,要下雨!割下的麦子赶快收 拾起来!先不要割了!
34、 三魂掉了二魄形容人害怕,发呆,精神恍惚。类似的:. 失了三魂,丧了七魄。成语:魂不守舍、魂飞魄散。菡子《纠 纷》:她已经怀了身子了呀!她少不得怨恨自己,怨恨刘 二,每天担着一笔心事,三魂掉了二魄似的。
35、 一路哭不如一家哭使多数人受损失,不如让一家人受损 失。海外传记图书:他的一路哭不如一家哭,曾成为传 诵一时的政治格言。
36、 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惯)比喻各干各的,各行其是。也比喻说法各不相同。 也作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 各打各的锣,各唱各的调。 各敲各的磬,各行各的令。 磬:古代打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
37、 两国交锋,各为其主(谚)指双方争斗交战,都是为了各自的国君。 也作两国相争,各为其主。 两国相争,各保其主。
38、 有的同学,平时做作业拖拖拉拉,到收作业时手忙脚乱,不知如何是好。老师说:你们现在慌了、忙了,手也摸不着墙了。以后可要抓紧时间哪!(河南济源)
39、 冬瓜推在葫芦账上(惯)本指在账目上搞鬼做手脚。比喻把应当承担的责任或承受的损失等推到别人身上。
40、 王健因被派出所抓去了,他爹去讲情,说他儿子并没干。没干?没干去干啥?既然江边站,就有望景心。(安徽利辛)
41、 吊鬼要账活该
42、 喂脑袋(惯)指吃饭。
43、 小菲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的,奶奶不是说它们像蚂蚁爪子,钩钩巴巴的,就是说它们像老太太打太极拳,伸胳膊撩腿的。(浙江绍兴)
44、 原始森林自高自大
45、 三个核桃两个枣见仨核桃俩枣。
46、 是金子,放在哪里都闪光(谚)只要是真金,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隐藏不住闪闪的光辉。比喻只要是德才兼备的人才,到哪里都会显现出自己的才华,赢得人们的赞誉。
47、 光棍不吃眼前亏(谚)光棍:识时务、头脑清醒的人。指聪明人能够审时度势,不使自己在处境不利的情况下吃亏受辱。 也作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人不吃眼前亏。
48、 破车之马,可致千里(谚)指有狂力能把车拉破的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领。比喻有魄力冲破旧规矩的年轻人,往往有异乎寻常的能力。
49、 顾前不顾后|顾头不顾尾只想到眼前的事情,考虑不周 到。类似的:顾一不顾二/野鸡钻头不顾尾/山公鸡躲头不 躲尾。台湾林语堂《京华烟云》:他就是做事顾前不顾后 的,再加上脾气暴躁,其实人并不见得坏。 拉着黄牛当马骑牛马不分,胡乱顶替。牛,也说:驴。 明代《二刻拍案惊奇》:只为这一路人,众恶所归,官打见 在,正所谓张公吃酒李公醉,拿着黄牛便当马。
50、 弟弟考试得了第一名,就骄傲起来。爷爷看他不认真学习的样子语重心长地说:骄傲的人只会跌进门槛,谦虚的人才能走遍天下啊!(广东龙门)
51、 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谚)话不说清,别人就不明白根柢;木不钻孔,就不能穿透底层。指和人说话,一定要有透明度,不可含糊不清。 也作人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
52、 挖耳勺掏灶炕小抠
53、 搂草打兔子捎带(歇)指做某件事时顺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搂草打兔子捎带手。
54、 舌头比刀子厉害(惯)指人嘴厉害,说话不让人。
55、 弟弟对做好的饭菜很挑剔,这不吃那不要的,当过老红军的爷爷生气地说:想当年我们是渴饮雪,饥吞毡。现如今你们是冬有棉、夏穿单,菜有油、饭有肉,出门不用走、回家电视看,就这还把饭菜嫌。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河南辉县)
56、 多个香炉多个鬼(谚)比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麻烦或支出。
57、 男子无妻财无主,妇女无夫身落空(谚)男子不娶妻,财产就无人掌管;妇女不嫁丈夫,自身就没依靠。指男女婚配,才能建立家庭。 也作男无妇,家无主;妇无夫,身无主。 男无妇,家无主。
58、 扣子对扣门,歪把跟歪瓢(惯)指脾气、秉性相投的人容易聚在一起。讥讽不好的人喜欢聚在一起。
59、 掰不开镊子夹得紧,松不开多指忙不过来。相关的: 掰不开蒜。浩然《山水情》:就是眼下的活儿正紧得掰不开 镊子,出去太多的人,社员有意见,我在班子里也不好说 话。
60、 石子扔到河里,听个响声指应该有反应,有回音,有反 馈。张抗抗《北极光》:白耽误你的时间,写了多少张申请, 没有答复。石头扔到水里还听个响,唉!
61、 拿银子当铜钱花(惯)铜钱:古代铜质辅币,圆形,中有方孔。比喻花钱没有节制,任意挥霍。
62、 舅舅给我家送来了几包棉籽壳,叫种蘑菇。爸爸看着棉籽壳,皱皱眉头说:种,没有时间;不种,棉籽壳又浪费了。怎么办呢?妈妈说:你遇事总是心问口,口问心。种!我包了。说完就笑起来,我和爸爸也笑了。(山东临沂)
63、 拍马屁(惯)旧时称赞马好时常拍马的屁股。比喻极力讨好、奉承人。
64、 说书的嘴,唱戏的腿(谚)指说书的人,凭着过硬的嘴功;唱戏的人,凭着过硬的腿功。也泛指各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独到的专业功夫。
65、 等到黄河清黄河水夹带泥沙,浑浊。借指等待时间太 长,没有指望。成语:遥遥无期。姚雪垠《李自成》:如此世 界,我们负屈衔冤,实在无路昭雪。要想等到是非水落石 出,你就等吧,等到黄河清,日头从西边出来。
66、 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67、 韩信墓前一声叹埋没了英才
68、 玻璃掉在镜子上明打明
69、 男儿当自强(谚)指好男儿应努力奋进,自强不息。
70、 抓条岔道跑到底(惯)比喻坚持走错误的道路而不悔改。
71、 老鹰见小鸡个喜来一个忧
72、 此一时,彼一时释义:指情况已经大不相同,不能同样看待或一概而论。例句:此一时,彼一时。那时他要不装装过激派的样子,怎么能成得了名,怎么能当得上今天的大使。
73、 年老莫娶年少妻(谚)老年男子不要娶年轻女郎。指男女婚配,贵在年龄相当。
74、 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形容嘴厉害,会说话。类似的:铁嘴 钢牙,橡皮腮帮子。成语:伶牙俐齿。袁静孔厥《新儿女英 雄传》:你小子好啊!铁嘴钢牙,柏木舌头;到了我手里,看 你还厉害不厉害!
75、 救急不救穷(谚)指救济人,只能帮忙解决其一时的窘困,难以使之摆脱长久的贫穷状态。也指救助者只救急,不救穷,这是救助的原则。 也作救急救不了穷。 救急容易救穷难。
76、 肚脐上长茵子心花儿都开了(歇)茵子:茵陈蒿,别称茵陈,多年生草本,秋季开黄花。指开心,高兴。
77、 染缸里拿不出白布染缸为布上色。借指被污染。染,也 说:靛。类似的:掉进染缸里。刘绍棠《鹧鸪天》:大学是个 大染缸,染缸里拉不出白布;近墨者黑,所以柳岸划了右 派。
78、 老道吃荤开戒了
79、 裱褙店里的钩虫嚼别人的画(话)
80、 弟弟很调皮,爸爸让他喊妈妈回来吃饭,他跑到别人家去看电视;让他做作业,他却手不识闲儿地玩玩具。爸爸生气地说:叫你去东你去西,叫你打狗你撵鸡。你这是前襟穿在后背上,尽跟我反着板儿,别筋儿哩!(河南汝南)
81、 只要苦干,事成一半(谚)做事只要肯下苦功,成功就有一半把握。指无论做什么事,勤奋苦干总是成功的基础。
82、 横插一杠子见插杠子。
83、 父子无隔宿之仇(谚)指父子之间的仇怨很容易消除。
84、 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自己有主见,不受他人影 响。或说:你有千条计,我有老主意。古华《姐姐寨》:他这 叫做你有千变万化,我有一定之规。以不变应万变。自成 门户,自成体系。
85、 老鼠出门撞着豹恶心人碰着恶心人
86、 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不得安身,无处效劳。成语:走投无 路。明代《警世通言》:今日不想我闪得有家难奔,有国难 投,如何是好?
87、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语:多多益善。韩志君等《篱笆女人和狗》:当 然,我去说,这事儿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总比没有我强。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分光。香草,你说呢?
88、 老虎入山,蛟龙下海见龙归沧海,虎入深山。
89、 小叔要当新郎了,可他不愿意大操大办自己的婚事。同院的王阿姨来到我家,向奶奶打听小叔什么时候办喜事,奶奶不告诉她。王阿姨着急地说:就告诉我一人吧,我不会告诉别人!奶奶说:坛口好扎,人口难塞。我就不告诉你了。(河南固始)
90、 老母猪啃砖头嘴硬(歇)嘴:本指嘴巴,转指说话。硬:本指坚硬,转指强硬。指说话语气强硬。常含责骂意。
91、 甘罗拜相小人得志
92、 为鼓励我坚持练字,奶奶说:练字不能怕麻烦。字怕习,马怕骑,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绣花针。再说,不怕慢,就怕站,坚持练下去总会有收获的!(内蒙古开鲁)
93、 炒熟的虾仁儿从嘴里蹦了(惯)比喻本来已经到手的利益又意外失去了。
94、 一滴水见大海/一粒沙见世界指个别表现一般。成语:窥 豹一斑。海外梁容若《故乡集》:古人说:一粒沙里见世界。 在极细微极琐碎的事物里,也仍然可以反映社会、批评人 生。
95、 拉不出屎怨茅房(惯)茅房:厕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却埋怨客观条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来怨毛厕。 拉不出屎来,怪马桶不好。
96、 人凭志气虎凭威人有志气,才能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秦牧《愤怒的海》:现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说这些泄 气的话,有什么好处?人凭志气虎凭威。人一没志气,就什 么也不用谈了。
97、 跌到茅坑就不怕屎臭(谚)人跌进屎尿坑里,也就顾不得屎尿的臭气了。比喻人既然已经陷入险恶的境地,也就豁出去了。
98、 眼皮也不眨一下(惯)形容人满不在乎的样子。 也作眼也不眨。
99、 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事情做得过分。成语:大肆渲染。 台湾电视剧《含羞草》:这种人就得给他点脸色看,不然给 他三分颜色就会开染坊了。
100、 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谓净生气,过不了好日子。西 戎《赖大嫂》:唉,着实年岁大了,要是年轻二十年,我也得 和你离婚。跟上你,整天没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
的事迹,详细!!!!!!!!!
1898年
3月5日,生于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原籍浙江省绍兴县(今绍兴市)。
1910年
春,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县),入银岗书院读书。秋,到奉天府(今沈阳市)入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东关模范学校)学习。
1913年
春,到天津。8月,考入天津南开学校。
1917年
6月,南开学校毕业。9月,赴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开始接触。
1919年
4月,离日本回国。参加五,是天津学生界主要***之一。9月,参与组织进步团体觉悟社。入南开学校大学部(后改为南开大学)学习。
1920年
1月,在领导天津学生爱国运动中被捕。在狱中宣讲。7月出狱。1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1年——1930年
1921年
春,加入中国***八个发起组之一的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创建人之一。
1922年
6月,和赵世炎等组织旅欧中国少年***,负责宣传工作。
1923年
2月,旅欧中国少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其“旅欧之部”,任书记。11月,国民党驻欧支部成立,当选为执行部总务科主任。
1924年
7月,奉调回国,9月抵广州。10月,任中共广东区委委员长兼宣传部长。11月,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1925年
1月,出席中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2月,在中共广东区委内改任常委兼军事部长,参与领导黄埔军校校军进行第一次东征。8月8日,和结婚。9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第一军第一师党代表、东征军总政治部总主任,少将军衔。10月,参与领导第二次东征。11月,被任为广东东江各属行政委员。
1926年
2月,任第一军副党代表。3月,“中山舰事件”后,和等主张反击,未被采纳。12月,至上海,任组织部秘书兼委员。
1927年
2月,任中共上海区委书记。3月,领导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任总指挥。“四一二”事变后,主张“迅速出师,直指南京”,“政治不宜再缓和妥协”。5月,在中国***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五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7月12日,任中共临时中央常委。8月1日,作为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领导南昌起义。
1928年
夏,筹备并出席中国***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组织问题报告和军事报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六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任常委秘书长兼中央组织部长。11月回到上海。此后相当一段时间内是工作的实际主持者。
1929年
8月,兼任军事部长。起草中央8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口授并审定中央9月给红四军的指示信,阐明红军的任务、前途、战略、发展方向等,指出仍应为红四军前委书记。
1930年
3月,离上海去莫斯科。7月,在联共第十六次代表大会上作报告。8月回上海。9月,和瞿秋白一起纠正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主持召开中共六届三中全会。
1931年——1940年
1931年
1月,任书记。12月,到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就任中共苏区中央局书记。
1932年
10月,任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3年
春,和领导红军战胜国民党军队对中央苏区的第四次“围剿”。5月,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委员兼红一方面军总政治委员。
1934年
2月,当选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0月,参加长征。12月,在贵州黎平主持会议,采纳的意见,决定红军西渡乌江北上。
1935年
1月,出席在遵义召开的扩大会议,支持的正确主张。会议委托为指挥军事上下最后决心的负责者。6月,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在四川省懋功以北两河口召开的会议上,代表中央提出红军应北上川陕甘创建根据地,得到会议一致通过。此后经过与张国焘的斗争,和等率红一方面军主力于10月到达陕北苏区。
1936年
4月9日夜,和张学良会谈,达成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共识。12月,发生后,任中共代表到西安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7年
代表中国***在西安、杭州、庐山、上海、南京等地同国民党、谈判,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7月,起草《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9月,到山西开展华北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和对日作战工作。12月,率代表团到武汉,为长江局领导成员。
1938年
参与领导长江局所属地区中国***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建和发展。3月,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中将副部长。9月,参加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2月到重庆。
1939年
1月,南方局成立,任书记,领导南方各省中国***的工作,推动国民党统治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2月,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确定新四军的发展方向和战略、方针、任务等。3月,回祖籍绍兴,并指导浙江等省中共工作。6月返延安。7月,因坠马右臂骨折。8月,赴苏联就医。
1940年
3月,回到延安。5月,到重庆继续主持中共南方局工作。
1941年——1950年
1941年
1月,皖南事变发生。国民党封锁消息,为《新华日报》书写题词和诗:“为江南国难者志哀”和“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向国民党当局提出严正抗议,并在中共南方局内部署应变措施。
1942年
组织中共南方局干部参加整风学习。
1943年
为配合整风教育,多次召开中共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和新华日报馆党员干部会议,讲述中共党史。7月,回延安参加整风学习和中共七大筹备工作。
1944年
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为主席团成员。10月,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节庆祝会上发表《如何解决》的演说,指出挽救当前国内危机的唯一正确方案是召开紧急国是会议,取消,成立联合政府。11月,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12月,回延安。
1945年
1月,再到重庆谈判。2月,回延安。4至6月,参加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会上作《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仍任副主席。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和、王若飞代表中国***赴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10月10日,和王若飞代表中国***在《会谈纪要》上签字。
1946年
1月上旬,作为中国***代表同马歇尔、张群组成的三人委员会,通过谈判,达成停止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至31日,率中共代表团参加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5月3日,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至南京。随后与军事三人小组其他两方人员赴湖北宣化店阻止国民党军队向中原解放区进攻,并同中原部队***研究、部署了突围方案。这期间,极力防止内战,争取实现国内和平,但国民党军队终于在6月26日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1月19日,率中共代表团返延安。12月,兼任城工部部长。
1947年
3月18日,和等撤离延安,之后转战陕北,协助指挥全国各战场的人民,同时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第二条战线斗争。8月,代理总参谋长。
1948年
4月下旬,到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今属平山县),协助组织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年
3月25日,和等率机关进入北平。4月,率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政府代表团在北平谈判,提出《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南京国民党政府拒绝接受。21日,强渡长江。6月,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会上当选为新政协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共同纲领》起草小组组长。9月,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作《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的起草经过和特点》的报告;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委员。10月,当选为第一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2月,指出中国经济建设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领导。
1950年
1至2月,和在莫斯科同苏联***会谈,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准备越过“三八线”。30日,指出“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上旬,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中边境进犯。协助组织和领导抗美援朝战争。
1951年——1960年
1951年
2月,、陈云等六人领导小组成立,组织领导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的编制工作。7月10日,朝鲜停战谈判开始,直接领导中国方面的谈判工作。12月,兼任中央转业委员会主任。
1952年
4月,作《我们的外交方针和任务》的报告,指出我国坚持和平的外交政策。8月,主持拟出《中国经济状况和五年建设的任务》,提出“全党的领导和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
1953年
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选举法起草委员会主席。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 年
2月,主持研究国家体委工作,提出要为保卫祖国、建设社会主义锻炼身体。4月,率中国代表团出席日内瓦会议。6月下旬,访问印度、缅甸,与两国总理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处理国家关系的指导原则。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印度停战协议。回国途中访问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苏联、蒙古。9月,在第一届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我国“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在会上被任命为总理,仍兼外交部部长。12月,当选为第二届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5年
3月,主持全体会议讨论西藏工作,指出要想方设法减轻西藏人民的负担,由国家给以财政补助。4月,率中国代表团抵印度尼西亚万隆参加亚非会议,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会后访问了印度尼西亚,双方签订了《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6月,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讲话。
1956年
1月,作《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会后,主持制订十二年科技规划。5月,谈文艺要贯彻“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9月,出席中国***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副主席、常务委员。11至12月,访问越南、柬埔寨、印度、缅甸、巴基斯坦。
1957年
1至2月,访问苏联、波兰、匈牙利、阿富汗、印度、尼泊尔、锡兰(今斯里兰卡)。8月,在青岛出席民族工作座谈会,系统阐述中国***关于民族工作的理论和政策。12月,在中国驻上海陆海空军军官大会上作《进一步提高军队的政治素养》的报告。
1958年
2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宣布中国人民志愿军全部撤出朝鲜。6月,批准创办中国科技大学。
1959年
1至2月间,率中共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一次代表大会。4月,在第二届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
1960年
4月,访问缅甸、印度、尼泊尔。5月,访问柬埔寨、越南、蒙古。8月,接见日本日中贸易促进会专务理事铃木一雄等,提出对日贸易三原则。8至9月间,主持制定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个方针在翌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通过。10月1日,和缅甸总理吴努签订中缅边界条约。
1961年——1970年
1961年
1月,率友好代表团访问缅甸。4至5月,到河北省邯郸地区农村调查研究。10月,率中国***代表团参加苏共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
1962年
1至2月,出席扩大的工作会议,在会上提倡“说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指出:“这四句话归纳起来就是:实事求是。”3月,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戏剧创作会议上作《论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并在二届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肯定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4月,在政协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致闭幕词,着重讲我国国内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发展,提出“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动员更多可以动员的因素,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扩大我们的民主生活”。11月起,主持领导尖端科技的专门委员会的工作。
1963年
1月,在上海市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2月,访问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阐明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五点立场,随后访问了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阿尔巴尼亚。
1964年
1至2月,访问阿尔巴尼亚、突尼斯、加纳、马里、几内亚、苏丹、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缅甸、巴基斯坦、锡兰(今斯里兰卡),提出中国政府对外经济技术援助的八项原则。10月,在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后,郑重宣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中国都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提出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的建议。12月,在第三届上作报告,宣布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分两步走和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1965年
1月,在第三届第一次会议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继续当选为全国委员会主席。3至4月,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巴基斯坦、缅甸、印度尼西亚。6月,访问巴基斯坦、坦桑尼亚、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今埃及)。7月,到新疆视察。
1966年
3月,赴河北邢台地震灾区视察、慰问。6月,访问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5月后,进入“”时期。在“”中,为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继续进行,为尽量减少损失,为保护大批党内外干部,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费尽了心血。
1967年
1月,在北京工人体育场召开的抓革命、促生产大会上讲话。2月,主持在怀仁堂召开的中央碰头会,会上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的错误作法提出了强烈批评。7月,在江青、康生等煽动下,“造反派”在中南海西门外成立“揪刘()火线”,围困中南海。“揪刘”活动持续近一个月,多次批评“造反派”,并坚持不搬出中南海,使他们的罪恶企图未能得逞。
1968年
极力维护工农业生产,制止武斗,解放干部,促进联合。12月4日,向新华社指示:对外宣传中极左思潮一定要批判。
1969年
4月,出席中国***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9月,会见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就举行中苏边界谈判、防止武装冲突等达成谅解。
1970年
4月,访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6月,批示:“防保守,排极左,仍是当前主要任务。”
1971年——1976年
1971年
3月,访问越南。4月,指出:否定一切“是极左思潮”。7月,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北京秘密会谈。9月13日起,连续三天三夜处理叛国事件,使国家转危为安。之后,主持日常工作,使各方面工作有了转机。10月,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得到恢复。
1972年
2月,同尼克松会谈,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5月,发现癌症。7月,提出要加强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8月,再次提出要批判极左思潮。9月,与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会谈,签署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3年
8月,出席中国***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委员。在十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常委和中央副主席。10月,主持中央会议,敦促加速解放干部工作。本年国民经济逐步回升,是“一五”计划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1974年
6月1日,病重住院,此后,在医院中仍工作不止。9月30日,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招待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出席国庆招待会。
1975年
1月,在第四届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重新提出向四个现代化宏伟目标前进。在会上继续被任命为总理。9月7日,在医院最后一次会见外宾。12月20日,最后一次约中央部门负责人谈工作。
1976年
1月8日,在北京逝世。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